Wonderful recommendation
在中歐班列(沈陽)集結中心內,吊車、起重機往來穿梭,將滿載著日用百貨、機械零件的集裝箱抓起、放下,吊裝進班列車廂中。隨著汽笛聲響起,列車從中歐班列(沈陽)集結中心緩緩駛出,即將遠赴歐洲,該集結中心也迎來了自建成投運起的兩周年“生日”。
中歐班列(沈陽)集結中心于2023年3月正式運營,該中心以沈陽蒲河物流基地為依托,整合區域內物流要素資源,創新物流發展模式,不斷擴大對外出口輻射范圍,已實現境內“三通道六口岸”全覆蓋,建成20多個境外樞紐站,吸引了超2000家外貿企業。
“兩年來,從我們集結中心開行的班列累計已達1492列,貨運量超12.2萬標準箱。”中歐班列(沈陽)集結中心建設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王繼宏說,“班列開行規模的增長離不開遼中海關的支持,我們通過與海關搭建數據交換平臺,實現信息共享互通,外貿企業通關更快捷了。”
遼中海關通過優化通關流程,精簡海關通關手續,實現海關、鐵路、企業三方數據互聯互通,艙單數據可在屬地海關完成前置處理,實現“口岸線前移”,提高艙單處理效率,每列班列節省通關時間約20小時,整體物流運輸時間縮短約40小時。
“為服務中歐班列(沈陽)高質量發展,我們打造了‘一站式’通關服務平臺,支持建設鐵路監管作業場所,實現進出口貨物通關、裝車、發運環節一站式辦理,保障班列‘一次報關、一次查驗、全線放行’。”遼中海關監管二科科長俞龍表示,該關充分發揮國際貿易“單一窗口”平臺優勢,實現跨部門無縫對接,不斷精簡企業申報與查驗手續,設置專人對接,保證物流全程跟蹤,實現貨物“即到、即查、即放、即轉”。
同時,遼中海關優化推廣“鐵路快速通關”模式,屬地海關通過對電子數據進行審核和監控,實現對鐵路出口貨物的轉關運輸監管,企業無需另行申報并辦理轉關手續。